南沙短吻蛤(新种)

Periploma nanshaensis   sp.nov.
   

  10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壳形较小,壳质极薄脆,半透明,前、后不等,两壳亦不等,右壳较大,近卵圆形;壳顶较尖,位于后端约1/3处,其上有一短的裂缝;前缘圆,前背缘长而微凸,壳的前部宽又大;后部短,略呈喙状,末端截形,并有开口;自壳顶到后腹角有一放射脊;壳表具有较弱的同心线和由泡状突起组成的放射线,但在壳的边缘处放射线不明显;壳皮薄。

壳内面具云母状光泽,外套窦较深,末端圆;前、后闭壳肌痕不明显;铰合部的着带板指向前腹缘,其下面的支撑肋低矮;石灰质韧带片U字形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18.4 13.8 7.7
正模标本(37957),采自南海南沙群岛水域的5°35'N,114°51'E,水深200m,软泥,1988年7月29日。
标本采集地只在南沙群岛水域采到一个模式标本(图91)。

分类讨论

Periploma multigranosum sp.nov.同本种近似,但前者石灰质韧带片为V字形,着带板为一白色支撑肋所支持,而且壳质厚,不透明。